来源:交银施罗德 作者:交银蓝筹基金经理 张媚钗 时间:2012-08-28 |
宏观经济如此疲弱,股市投资何去何从?正当投资者逐渐对股市丧失兴趣和信心的时候,某些投资机会或许正在酝酿。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历的高速增长年代可能将不复存在,而关于经济见底的推测则不断遭遇无情的打击,这一切可能都源于本轮经济下行的特点,经济目前正沿着均衡轨道缓慢下滑,而非以往源于偏离均衡轨道的常规冲击,这又被称为潜在增速的下行。过去的重化工业繁荣,本质上更多的是依赖房地产、建筑业及出口部门等主导产业的繁荣,而本轮房地产增速下行,则带动整个经济出现回落。然而,这只是事物的一面,正如我们只看到股市在不断下跌一样。事实上,即使股指创了新低,仍有10%的个股处于高位或创出新高,这体现在经济层面则意味着,许多传统周期性行业已经过了它的顶峰时期,这些行业往往产能过剩、竞争激烈,这将导致资源和要素流出这些行业,在这同时,有些行业在悄然成长。
前一轮周期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房地产等强周期类行业,经济的周期性与行业机会的周期性相互强化,于是我们看到了10年10倍的周期股神话。但是,投资拉动的模式似乎发展到极致,房地产泡沫化也已经较为严重,GDP增长目标的下调使得中央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增加,传统的政策刺激短期可能有点效果但长期可能存在负面效应,依靠周期品的成长来带动经济回升或将难以成功。政府对经济结构转变的决心预示着经济可能将脱离对周期性行业的依赖。或许这对于短期的经济和市场而言是一种痛苦,但从积极的角度看,也意味着未来转型成功的概率在逐步提高。举例来说,资源品价格下跌,中国为进口资源品少支付的巨额资金可以转移到其它产品的消费品;房价不再上涨,老百姓对其它产品的消费能力也会提高;银行业利差下降、利润下滑意味着更高的吸储成本和更低的贷款利率,从存款人的角度是利息收入提高,从企业角度是资金成本下降,也就是说,银行让出的利润流到存款人手里会提高消费能力、流到优秀的企业会提高企业的成长性。
时过境迁的美国,洛克菲勒的石油王国不复当年之荣光,卡耐基的钢铁宝座也早已让出,苹果、微软、可口可乐、亚马逊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美国经济及股市上的皇冠。当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需求后,将更加关注生活品质,更洁净的环境、更安全、自由的生活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相应地,消费相关的各类行业可能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流。除此之外,伴随周期行业的没落和消费服务类行业的快速发展,拼规模的粗放式竞争将更多转为拼品牌、拼渠道、拼技术的软实力竞争。最后,由于消费需求比工业的引致需求更加稳定,在消费领域高成长行业的投资中,对周期性的关注度就会低得多。这样投资者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去发掘具有长期成长性的公司。
理解了上述问题,就不难理解在成长性行业摆脱周期性特征的时代,对于周期判断的纠结或许已经不再称为市场的主流。当然,经济仍会有周期波动,市场也仍会时涨时跌。然而对于成长股的寻觅和追求才可能是真正吸引获取长期超额收益的关键所在。
古语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作为投资人,永远不必对市场过于悲观,新经济的启动将充分吸收传统行业释放出的自由要素,这即是资本潜力的释放,也是人才智慧的释放,更是新的伟大生产力的释放。往者已矣,来者可追。在人口结构、收入分配以及消费升级动力的推动下,成长导向型新行业或将拔地而起于周期性行业衰落之地。
交银蓝筹基金经理 张媚钗
点击下载:《交银施罗德每周视点 120827》 (PDF文件,请使用Adobe Reader阅读器打开)
点击下载:《交银施罗德每周视点 120827》 (Word文件)
|
![]() 扫描二维码关注交银施罗德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