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银施罗德资管机构投资者专户理财 养老金融
手机版
本网站支持IPv6      |  账户登录  |  免费开户

交银施罗德

薄雾徐行—谨慎乐观看待海外市场投资

来源:交银施罗德    作者:饶超    时间:2012-04-09



  年初以来,国内外股票市场走出一轮分化行情。截至2012年4月3日,国内A股上证综合指数涨幅为2.88%;发达市场中,美国的标普500指数已创下了金融危机以来反弹后的新高,跑赢A股上证综合指数近10%;新兴市场中,巴西的主要股指涨幅也接近15%,也是大幅跑赢国内的A股市场。对比之下,我们需要对海外市场出现的一些积极因素做一些审视。

  发达国家市场政策面仍维持宽松; 新兴市场通胀压力缓解政策放松力度加大

  回顾近几年的国内外市场表现,发达国家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跑赢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并非始于今年,而是2010年的4季度。当时美联储推出了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热钱再次涌入新兴市场,使新兴市场本来就处在上升通道的通胀压力加剧,迫使新兴市场不得不采取加息等紧缩的货币政策来应对通胀压力。就是在2010年10月,中国启动了金融危机后的一轮加息周期,并在次月宣布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此时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经济体依然保持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新兴市场处在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货币政策周期,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股市的产生了明显的制约,这可能是造成2010年4季度至今国内外市场、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表现差异的重要因素。目前来看,主要发达市场依然保持着宽松的货币政策。除美国之外,英国和日本在数量宽松政策上继续加码;欧央行在过去的二个季度,连续两次降息并推出两轮长期再融资计划,累计规模超过1万亿欧元,造成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急速扩张;而美国在经济数据自2011年11月开始持续超预期走强的背景下,美联储依然强调刺激政策不会轻易退出,新一轮的量化宽松门槛并不高,低利率政策依然会维持到2014年。在经历过2011年的调整后,新兴市场的通胀压力得到部分缓解,部分国家的货币政策放松空间打开。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尼、菲律宾、泰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都已经宣布降息,利率也逐渐进入下行通道。纵观海外市场,在政策面偏积极的背景下,有基本面配合的区域市场可能将会有不错的表现。

  人民币升值预期弱化

  自人民币启动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处在单边升值的通道之内,汇率损失一直是投资海外市场所需要考虑的风险因素。但进入2012年后,人民币汇率水平逐渐趋于均衡水平,体现在贸易顺差的缩窄,今年前2个月的累计贸易数据还出现了罕见的逆差。考虑到经济自身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外需放缓,贸易顺差预计很难恢复到前几年较高的增速水平。近期可观测到的资本流出等迹象表明,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已大幅减弱。而从人民币12个月NDF市场来看,其目前的价格水平甚至还预期反映了微幅的贬值预期,投资海外市场的汇率损失风险可能也相应减小。

  发达市场的国债缺乏有吸引力的长期投资价值

  由于对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担心和避险情绪推动,海外市场大量资金涌入发达国家国债,使发达国家的国债收益率水平处于历史低位。美国,英国和德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都低于2.25%,而日本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更是低于1%,这样低的收益率水平似乎并不对应有吸引力的长期投资价值。但从资产配置的角度上看,低的国债收益率水平对股市却是一种潜在的积极因素,一方面可凸显股市的相对吸引力;另一方面一旦经济增长预期改变或政策刺激,国债上的部分资金或会重新配置到股市,可以提供海外股市上涨所需要的增量资金。

  虽然海外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和欧债危机系统性风险依然存在,经济的基本面改善程度有可能也会制约股市的上涨空间,但海外投资在政策面和基本面上均出现了一些积极因素,使海外市场或将存在阶段性和结构性的机会。海外市场投资会对国内市场投资渠道是一种重要补充,同时还能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值得国内投资者的持续关注。

                                                                                             作者—— 交银环球基金经理  饶超

点击下载:交银施罗德每周视点 120409 (PDF文件,请使用Adobe Reader阅读器打开)

点击下载:交银施罗德每周视点 120409 (Word文件)

 




分享到:
  •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
  •  
 交银施罗德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关注交银施罗德微信